如何实现小分子化合物的偶联标记

  ◎当前位置:首页>>技术服务>>大分子互作>>小分子pull down技术服务>>如何实现小分子化合物的偶联标记
服务概述

如何实现小分子化合物的偶联标记

小分子化合物标记技术作为药物靶点研究的重要手段,能够实现小分子药物与靶点蛋白的特异性结合。然而,并非所有小分子都适合直接进行标记,需要经过系统的设计和评估。在实际操作中,标记成功率应遵循"532"原则:50%取决于官能团的可及性评估,30%依赖于标记衍生物的正确选择,20%来自反应条件的精细优化。

小分子化合物偶联


一、官能团

化合物偶联就像搭积木一样,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"接口"——也就是小分子中的官能团(官能团是有机分子中决定其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。它们是分子中参与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位,也是化合物分类和命名的关键依据。)。有些官能团活泼易反应,有些低活性官能团则需要特殊条件才能参与连接。理解官能团的语言,是成功实现分子偶联的关键。这里我们把常见的官能团按照活性进行分类:高活性基团(直接偶联首选):氨基(-NH₂)、羧基(-COOH)、醛基(-CHO)、卤代烃(-X)

化合物偶联高活性基团

中活性基团(需活化或特定条件):羟基(-OH)、巯基(-SH)、酮羰基(-C=O)

化合物偶联中活性基团

低活性/惰性基团(需化学改造):酰胺(-CONH₂)、醚键(-O-)、硝基(-NO₂)、氰基(-CN)酰胺(-CONH₂)、醚键(-O-)、硝基(-NO₂)、氰基(-CN)

化合物偶联低活性/惰性基团

简单来说,我们遵循一个原则:偶联反应需优先选择高活性官能团。例如:若分子同时含醇羟基与酚羟基,优先与醇羟基反应(空间位阻小);胺基(-NH₂)活性远高于酰胺基(-CONH₂),后者通常无法直接参与偶联。



二、衍生物-生物素标记

生物素-亲和素系统凭借高亲和力(Kd~10^-15 M)等优势成为最常见的标记系统,但是生物素本身仅含羧基(-COOH),若直接用于标记,只能与氨基(-NH₂)反应,应用场景极其有限,且考虑到空间位阻限制、反应可控性、保持标记活性等因素,我们常常要对其进行改造,以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。生物素不仅是终点标记物,更是多功能工具。这边我们举一些例子:

①当目标分子含氨基时-选NHS酯衍生物

当目标分子含氨基时-选NHS酯衍生物

②当需要搭配多种反应基团实现正交标记-选炔烃衍生物

当需要搭配多种反应基团实现正交标记-选炔烃衍生物

③当目标分子是糖链时→需先用高碘酸氧化生成醛基再用酰肼衍生物

当目标分子是糖链时→需先用高碘酸氧化生成醛基再用酰肼衍生物


三、特殊结构处理

前面我们说一些低活性/惰性基团不能直接偶联标记,但某些情况下,通过化学修饰它们可转化为活性基团的结构,通过衍生化也可以实现生物素标记。以下是两种典型惰性基团的例子:

(1) 硝基(-NO₂)→ 氨基(-NH₂)

用连二亚硫酸钠(Na₂S₂O₄)或催化氢化(Pd/C, H₂)将-NO₂还原为-NH₂ ,转化后的-NH₂可直接与Biotin-NHS酯偶联(pH 8.5缓冲液中反应),实际应用有硝基苯类化合物标记(产率可达85%)。

如何实现小分子化合物的偶联标记

(2) 氰基(-CN)→ 羧基(-COOH)

生成的-COOH经EDC/NHS活化后,与Biotin-Hydrazide偶联,实际应用有米力农

如何实现小分子化合物的偶联标记

受篇幅限制,本文仅概述了小分子化合物标记成功的关键要素。事实上,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远比文中所述更为丰富和精妙。小分子标记犹如开锁的过程,其成功不仅取决于钥匙本身的打造(衍生物选择),更需要匹配锁芯的结构(官能团特性)和开锁的手法(条件优化)。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您。




相关服务

小分子靶点筛选 小分子pull down服务
定量判断结合亲和力 MST微量热泳动
Biacore平台 SPR分子互作技术
Octet RED384系统 BLI分子互作